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關於「跳舞時代」(0414)

本週課程透過影片《跳舞時代》的放映,來說明台灣在殖民現代性下的幾個課題。如同老師所說的,每個人都會用不同的角度來觀看這部影片,但老師只擷取與這堂課相關的幾個面向來討論,而這些面向可能不是原來創作者、或導演所想到的,因此每一位觀眾其實都是創作者。

《跳舞時代》這部片主要圍繞在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老闆、歌手、作詞及作曲家等等這些人身上,而背景則是從李坤城對於老唱片的收集。明顯地,這部片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但它所懷的「舊」其實是現代性的舊。也就是說1930、40年代的台灣社會,因為殖民現代性帶來了一個很不同的生活的想像,比如說年輕的女孩子對戀愛有很多想像,想要自由戀愛、擺脫傳統的束縛,這種情形就意涵了整個社會結構、社會關係基本的變化。這部片首先便從西化,從交通、電力、自來水廠等這些物質面向來說明這樣的變化。法國詩人波德萊爾的著作《現代生活的畫家》就在描述這種現代性的氛圍,這位畫家就像都市裡面的窺視者、漫遊者,在觀察、窺看都市生活裡面不同時刻所發生的驚奇,在此之中也提示了「現代性」這樣一個抽象的感覺。現代性這個問題,雖然是從物質現代化、從啟蒙理性開始,但最後就變成為人類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並透過美感意識去呈現出來。

這部片子看起來是把過去殖民的那段時間「詩化」了,因為在實際的生活裡面並沒有這麼詩化,殖民主義下的台灣事實上有很多壓迫,很多痛苦的事情隨時在進行著,但這部片從另外一個角度將這個時代「美學化」了。例如李坤城收集老唱片、玩留聲機,這些其實是文化性的活動,也是一個美學性的活動;這些素材是建立在過去的人一種「現代」的東西之上。所以「現代」是每天很不一樣的,「現代」是這個時刻立即就過去的。關於現代性的美學,班雅明就闡述很多什麼是現代性的美感意識,而這部片在相當程度上就展現出一種現代性的美感意識。

現在常常會看到台灣老一輩的人會懷念過去殖民的那段時間,這種懷念過去在某種意義上是有審美的意識在裡面,也就是時代的變遷,流行文化、生活意識的感覺。比如說這部片後來提到唱日本軍歌、神風特攻隊的自殺式攻擊,好像把這些事情美學化、懷舊化了,原本是血淋淋的事情,經過一個創作的過程將其轉化。一般來說,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會很嚴肅、很嚴謹地來看這段時間的轉變,但是文化研究者、藝術家就會用審美的觀點來看這些事情。所以我們在談美學、談文化並不是憑空想像,這背後一定有很多具體的東西,像這部片作為一個文化產品、或藝術作品,它其實探討了工業化的過程,探討殖民、戰爭、現代化、都市、人際關係、甚至科技的變化。此外,這部片在許多方面一直在做對比(contrast),它在對比過去、對比對生活的認知,比如說在講戀愛的故事的時候、在講跳舞時代這樣一個概念的時候,代表了對生活有一個期待、有一個想像,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很現代主義的。

所以從這裡大家可以瞭解,現代主義就是跳舞時代,因為跳舞時代代表著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歡樂、希望,未來的生活一定比現在更好。但是這部片其實有提到,那時還不是一個跳舞時代,但「跳舞時代」這首歌是要呈現出讓每個人對未來有一個期待、有一個美景,而通常現代主義在某種意義上有這樣一個定位。這種定位是說人們都是面向未來的,就像是進化論一樣,人們的動力、人們的生活,或是社會、經濟、科技的進步,人們都相信明天一定會比今天更好,會認為有一個最後可以達到的目標存在。但是後現代的想法就不是這樣,後現代會認為人類的進步會是失控的,人類根本無法掌握未來的發展、無法掌控自己的腳步,例如說人類發明了核子彈,卻無法避免造成恐怖的後果。這部片最後提到戰爭代表了一個美好時代的中斷,而戰爭其實就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現代化,尤其是延續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必然的結果,所以現代性中隱含著自我毀滅的因素。由於現代性本身有這樣一個矛盾,才會有後現代思想的產生。

推薦閱讀:

Charles Baudelaire著(2007)。《現代生活的畫家》(郭宏安譯)。中國:浙江文藝。

Walter Benjamin著(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譯自Walter Benjamin Essais,許綺玲譯)。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Walter Benjamin著(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 Ein Lyriker im Zeitalter des Hochkapitalismus,張旭東、魏文生譯)。台北市:臉譜。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