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2007.09.26 課堂實況





Posted by Picasa

[+/-] 繼續閱讀...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購買簡體書管道

本堂課的書單陸續開出
其中簡體書所佔篇幅不小
以下提供簡體書的購買途徑 讓各位同學參考


ps.附上電話,大家去買書前先電話查書是否有庫存以免白跑一趟囉~

  1. 秋水堂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33巷14號 (02)2369-5999
  2. 問津堂
     台大店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0巷3號1樓 (02)2368-2525
     師大店  臺北市師大路165號1樓 (02)2367-7878
  3. 上海書店
     忠孝門市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61號3樓 (02)2768-1234*5029
          (捷運市府站2號出口斜對面)
     台大店  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94號 (02)2362-0308
  4. 大路書屋  台北市萬隆街29巷2號1樓 (02)8931-6937
  5. 明目書社  台北市溫州街64號1樓 (02)2366-0712

除了這些專賣簡體書的書店外
博客來網路書店、誠品書店信義店皆是尋書的好去處喔~

TA 范



[+/-] 繼續閱讀...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審美理念與文化批判」參考書單(1)


第一講 導論

1. Baudelaire, C.(2007)《現代生活的畫家》,浙江文藝出版社。
Baudrillard, J.《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大學出版社。
Benjamin, W.(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張旭東、魏文生譯,臉譜出版。
Benjamin, W.(2006),《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重慶出版社。
Bell-Villada, Gene H.,(2006),《唯美主義二百年: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陳大道譯,Portico出版。
Berman, Marshall.(2003),《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徐大建、張輯譯,商務印書館。
Boal, Augusto.(2000),《被壓迫者劇場》,賴淑雅譯,揚智出版。
Burger, Peter.(2002),《先鋒派理論》,高建平譯,商務印書館。
Danto, Arthur.(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林雅琪、鄭慧雯譯,麥田出版。

第二講 能指、所指與再現

1. 繁體中文
陳其南(1986),《文化結構與神話》,臺北:允晨文化出版。
2. 簡體中文
Ferdinand de Saussure(1980),《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Umberto Eco(2005),《符號學與語言哲學》,王天清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Roland Barthes(2005),《羅蘭·巴特隨筆選》,懷宇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第三講 現代性、後現代與殖民現代

1. 繁體中文
Alex Callinicos(2000),《社會學理論思想的流變》,簡守邦譯,韋伯出版。 (本書更譯改版為《社會理論思想史導論》)
David Harvey(2007),《巴黎,現代性之都》,黃煜文譯,群學出版。
John Allen,Peter Braham,Paul Lewis(2002),《現代性的政治與經濟形式》,許文柏、鄭祖邦、吳挺鋒譯,韋伯出版。
Walter Benjamin(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灣攝影出版社。
Anthony Giddens(2002),《現代性: 紀登斯訪話錄》,鄭戈譯,聯經出版。
Anthony Giddens(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方文譯,左岸文化。
2. 簡體中文
David Harvey(2003),《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閻嘉譯,商務印書館。
Roland N. Stromberg(2005),《西方現代思想史》,劉北成 趙國新譯,中央編譯出版社。
Zygmunt Bauman(2003),《現代性與矛盾性》邵迎生譯,商務印書館。
Jürgen Habermas etc.(2006),《文化現代性精粹讀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Antoine Compagnon(2005),《現代性的五個悖論》,許鈞譯,商務印書館。
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 主編(2005),《現代性基本讀本(上、下冊)》,河南大學出版社。
周憲主編(2005),《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Agnes Heller(2005),《現代性理論》,李瑞華譯,商務印書館。
馬爾圖切利(2007),《現代性社會學》,薑志輝譯,譯林出版。
James Schmidt編(2005),《啟蒙運動與現代性:18世紀與20世紀的對話》,徐向東、盧華萍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3. 英文書單
Stuart Hall, Bram Gieben (1992),《Formations of Modernity》,POLITY PRESS。

[+/-] 繼續閱讀...

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第三講 現代性、後現代與殖民現代

TA 林旻諠

上個世紀,「終結論」逐漸蔓延到現代性各個層面,既有藝術終結論、哲學終結論,又有人的終結,還有歷史終結論、意識形態終結論以及現代性終結論。終結的原因在於現代性動力變異、主體隱退以及人的精神動力式微。

現代性(modernity)自發軔時就一直飽受爭議,雖說它的進步性值得肯定,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視的;早在現代性初期,盧梭就揭露了現代性的野蠻特性。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以後,理性與知識得到了廣泛傳播,「知識就是權力(力量)」的觀念,成為一種信念。人對自己的信心加強,開始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與自然的關係。現代性在現代化運動中生成和發展起來的,科學性、技術性、商品性、理性、個性等現代性的特徵呈現在現代社會的各個向度和各種活動之中;文化的現代性則從大眾文化的產業/商品化、技術性、大眾化等面向得到具體展現。

* 產業/商品化。商業機制滲入文化,改變了文化生態,打破了傳統文化與經濟的界限,以實現利潤極大化為目標;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產業意識與人文精神的矛盾推動文化商品化和商品文化化,被賦予商品性的大眾文化迅速突破過去文化觀念的狹隘性、封閉性、貴族性等侷限,進入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經濟的「效益原則」排擠和取代文化的「自我實現」或「自我滿足」原則。
* 技術性。大眾傳播媒介伴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更新了大眾文化的製作手法,為大眾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現代化的載體。大眾文化不是以藝術性而是以技術性為主。藉由電子媒介,大眾文化得以跨越階級、語言、地域、傳統等界限,使文化從貴族化走向大眾化,並被迅速而大量地複製,成為量製、量產但又膾炙人口的「藝術快餐」。
* 大眾性。大眾文化的流行與大眾、大眾社會的出現密切相關。大眾文化表現為對現代感覺反覆不斷地挖掘,對主體生存感的強化。對現代意義上的文學藝術來說,需要極端大眾化的、可模仿的感覺,因而逐漸形成一套可共感的感覺文化工業,大眾文化提供的感覺成為現代人的基點。如昆德拉(Milan Kundera)所言:「人正在一個真正的縮減的漩渦之中,愛情縮減為性,友誼縮減為交際、公關,大自然縮減為豪華賓館、室內造景,真實的冒險縮減為假冒險遊樂設施。一切精神價值都縮減成官能享受,文化則縮減成了大眾傳媒。」

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產自法國。1968年5月,巴黎學生聯盟與勞工階級鬥士在自發的革命動亂中同時起義;可是巴黎最後朝向資產階級理性標準永恆回歸,開啟左派一段深思反省的時期。現實和心靈的關係並非直接的關係,也因此並不是客觀精確,而是有語言中介,有歷史特殊性。後現代哲學家,超越了對這種真理的批判,全然拒絕排斥一致性和因果關係的現代假設,而主張片斷化(fragmentation),多重性(multiplicity),以及懸而未決 (indeterminacy)。後現代哲學不只對理性批判,還是對現代人性的批判,是對既有人類理想的批判,是對十八世紀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認識和存在方式的批判。


參考書目

1. Baudelaire, Charles (2007),《現代生活的畫家》(The Painter of the Modern Life),郭宏安譯。浙江文藝。
2. Danto, Arthur C. (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慧雯。台北市:麥田。
3. Featherstone, Mike (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譯林。
4. Giddens, Anthony (2003),《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趙旭東、方文譯,黃瑞祺審定。台北縣:左岸。
5. Habermas, Jurgen (1981), “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 New German Critique. (〈現代與後現代之爭〉,曾麗玲譯。原載於《文化與社會》。吳潛誠總編校。台北市:立緒)
6. Jameson, Fredric (1985),《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台北市:允晨文化。
7. Marcuse, Herbert (1990),《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型態研究》,劉繼譯。台北市:桂冠。
8. Turner, Graeme (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唐維敏譯。台北市:亞太圖書。~

[+/-] 繼續閱讀...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詞條釋義(1)

本週課程從語言學與文化研究的關係開始

為了讓大家對文化研究領域常提到的學者、詞條能有更多的熟悉

幾位TA學姊會陸續補充課程相關的詞條解釋 提供大家參考~

1. 索緒爾(Saussure, 1857-1913):
瑞士語言學家、結構主義的先驅。曾任巴黎大學、日內瓦大學教授,早期從事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1907年起在日內瓦大學講授普通語言學,提出成為結構主義語言學基礎的新語言學理論。早期把語言理解為個人言語行為的心理生理過程,把語言結構理解為心神氣質的直接表現,比較偏重於語言的個人思想因素。後期受到社會學思想的影響,以「集體意識」來解釋語言的形成和語言在社會形成和鞏固中的作用,強調語言是一種系統(也就是結構)。主要著作有《普通語言學教程》 (1916)。


2. 能指/所指:
在索緒爾的結構語言學中,"意指作用"、"能指" 和 "所指" 是三個緊密相連的概念。他把意指作用中用以表示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語言符號稱為能指,把語言符號所表示的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稱為所指,所指也就是意指作用所要表達的意義。

出處: 李鵬程主編(2003),《文化研究新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建議同學手邊可以準備一本文化研究辭典,可幫助大家對文化研究領域慣常使用的詞句快速的入門喔~

TA 范

[+/-] 繼續閱讀...

分組名單回覆區!!!

10個人一組,9/23(日)以前各組派一人把名單回覆在下面,
沒有分到組的同學就由TA幫大家找好伙伴囉!!


祝各位~中秋佳節愉快!!烤肉節大滿足!!

[+/-] 繼續閱讀...

加選名單公佈啦!!!

加選名單公佈如下,如果你的名字沒有在上面,請盡快連絡"宜燕"TA,或是在這邊回覆你的系級姓名及學號,我會在禮拜五把大家的加選名單送給共同科助教,大家就不用另外用電腦選課啦!!!
加選名單: 美一 孫士婷 19621023 美二 饒祗豪 19521058 美二 宋艾凌 19521040 美二 李沛儒 19521037 美二 林奕維 19521029 美二 王萱 19521010 音一 李祐昇 19611045 音四 葛恬恩 19311029 傳音三 劉怡秀 19232024 劇設四 高乾森 19412029

[+/-] 繼續閱讀...

2007.09.19 課堂實況















































[+/-] 繼續閱讀...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第二講 能指、所指與再現

TA:范譽莉

結構主義是二十世紀下半最常使用來分析語言、文化與社會的研究方法之一。20世紀初,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所開創的現代結構語言學,為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1920~30年代(現代主義的年代),俄國形式主義的雅各布森,再將索緒爾的理論轉到文學詩學的研究;60年代,巴黎成了結構主義思潮的中心,李維史陀把索緒爾的理論和雅各布森的研究納入文化人類學,而羅蘭巴特則藉此發展出系統的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

結構主義思潮是從現代語言學中引申出來的,是把[語言結構模式]作為經典模式,來對各種文化現象進行結構分析的思想,在語言學的研究系統中,各式各樣的字詞均是代表特定意義的載體,索緒爾把語言的符號(sign)分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能指/符碼(signifier)指的是載體,所指/符旨(signified)即是載體背後所承載之意義,而其最重要的觀點是索緒爾認為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是在特定的系統中對應的,也是約定俗成的,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必然的和本質的聯繫。

借用了語言學的研究架構,我們也在不同的文化、社會體系中將各種圖像轉換為意義的載體,然而我們身處於當代符號化(code)的生活中,各種意象皆不再僅是我們表面所見到的意義,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中,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斷裂開,意義的承載不再是絕對的關聯性,而是相對應於其所處的文化體系中,在本課題中,我們透過符號指涉的斷裂性,探討後現代文化場域中符號與意義的解構狀態。

參考書目:

1. 羅蘭巴特Barthes, Roland(1988),《符號學要義》,洪顯勝譯,臺北市:南方叢書。
2. 羅蘭巴特Barthes, Roland(1997),《神話學》,許薔薔、許綺玲譯,臺北市:桂冠。
3. 羅蘭巴特Barthes, Roland(1998),《流行體系I》、《流行體系II》,敖軍譯,臺北市:桂冠。

[+/-] 繼續閱讀...

2007.09.12 課堂實況




[+/-] 繼續閱讀...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關渡講座「審美理念與文化批判」課程討論

各位選修「審美理念與文化批判」的同學大家好~

無論大家對本堂課程有任何的想法及疑問
都歡迎同學在此提出、發表
我們期待經由大家共同的思考、激盪與討論
一起在本堂課中滿載而歸~

注意事項:
發表意見與回文
請同學不要害羞
務必在文末署名你的學號及姓名
讓我們能做相關紀錄~(其實是讓幾位TA能盡早認識大家囉)

TA 范

[+/-] 繼續閱讀...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第一講 導論:美學(文化)、權力(政治)與商品(經濟)之辯證

TA 林旻諠

文化藝術自政治、經濟獨立區分出來,是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是現代的產物;後現代主義則開始不斷在挑戰「啟蒙」,挑戰藝術的定義,開始出現很多所謂的「跨界」、「跨領域」藝術。

十九世紀的唯美主義(Aestheticism)便認為藝術家是超脫的,不應流於媚俗,應建立藝術家「與眾不同」的形象。哲學家、語言學家、語意學家、藝術史家對「文學性」和「詩性」或一般意義的藝術品及其引發的固有美學認識問題提供的多種答案,一律把重點放在無動機、無功能或形式高於功能、不計利益等等這類屬性上。而「為藝術而藝術」一詞在文學裡的表現,則是指出詩與小說沒有道德的、社會的、知識的,或者是任何其它文學之外的企圖。換言之,一個文學作品的唯一目標是要美麗、結構良好,以及寫得很好。更進一步地說,文學這門藝術獨自地在其內部領域發展;既不反應也沒有受到創作時的社會、歷史或個人傳記的各種環境因素所影響。

二十世紀,國際局勢的緊張與紛亂對當時的藝術家造成了強烈的影響和衝擊,用否定的態度來拒絕動盪不安的時代氛圍,進而將自印象派(impressionism)以來向傳統告別的藝術完全解放出來。達達主義(dadaism)基於對於戰爭、教條、學究風氣的反動,運用一種仇視文化的態度,宣揚無意義的反藝術的藝術,企圖使人們的精神得以從過去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受到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的影響,對於自文藝復興以來的完美、理性感到幻滅,於是一反其道,開始訴諸人的本能、衝動和神秘性,以不同以往的手法來表現原始的衝動和自由意象的釋放。

到了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又再對立體派(cubism)的破碎畫面、達達主義的為所欲為、超現實主義日益膨脹的潛意識,以及抽象派(abstractism)將藝術媒介簡化到只剩構成要素的觀念提出批判;不但強調要消解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線,主張藝術平民化,更企圖打破審美的範疇,從「解構」到「重構」,綜合所有能夠蒐集到的媒材、意象、風格、技巧和歷史,組成一拼貼式的整體,發展出挪用、模擬和混合的藝術──普普藝術(pop art)、集合藝術(assemblage art)、偶發藝術(happening art)等等。主流的崩裂、多元的崛起,使藝術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法蘭克福學派泰斗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提出所謂的「反藝術」(anti-art) 的美學概念,這種被稱為「否定的辯證法」的審美哲學,追求批判現實、顛覆體制與超越時代的美學價值,對當代資本主義市場、理性威權和科層管理制度做出了嚴厲的批判。阿多諾反對庸俗文化,主張藝術創作的獨立性與超越性,其理論可作為反對行政干預或文化政策觀念的典範。阿多諾論證「文化」與「行政」兩者在本質上的對立和依賴關係。「文化」是屬於意識型態的範圍,其最主要的特質是具備對社會現狀和生活處境提出批判反思的能力;至於「行政」,本質上要求排除個人的任意性,傾向客觀管理化的程序,拒絕裙帶關係與恩寵制,避免負面的偶發因素,其理性基礎建立在追求普遍法則與超越個別特殊形式的科學思維。因此,行政的「絕對理性」正好與文化的「絕對目的」形成強烈的對比。

阿多諾與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提出的「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現代文化的商品化生產制度化機制,它代表的是商業模式的文化活動的操作的方式,是指商業原則下的不同種類的知識產品的生產;第二層意思是指文化的生產是具有物質性實體性的產業基礎,包括電影製作、錄音設施、報紙的高速印刷產線、覆蓋全球的廣播電視臺,甚至劇院、俱樂部和舞臺表演等大型展演場所。這兩層意思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文化工業」的概念多指向「商品形式或商業模式的文化」。 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對資本主義的「文化工業」進行深入的描述和批判,他們試圖提醒人們:「文化工業」作為資本主義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時刻在扮演著自己既定的角色,其文化欺騙與意識形態統治的目的隱匿在大眾娛樂和技術製造的新的感性物件之中。在阿多諾與霍克海默看來,「文化工業」從根本上泯滅了人的個性。也正是現代技術與工具理性的統治,使「文化工業」日益展現其複製性和同質化的特徵,形成了「趨同」的藝術風格,消泯了以獨創性為根本的藝術。

關於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這樣描述:「結合創作、生產與商業的內容,同時這內容在本質上,是具有無形資產與文化概念的特性,並獲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以產品或服務的形式來呈現。從內容來看,文化產業也可以被視為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或在經濟領域中,稱之為未來性產業(future oriented industries);或在科技領域中,稱之為內容產業(content industries)。」(Unesco,2003) 文化產業提供附加價值予內容本身,並引發個人與社會不同價值觀念的形成;文化產業是知識與勞力密集的產業,也是創造就業、財富,及提供創造力的原始素材;同時提供生產與商業化過程之創新,促進與維持文化之多樣性,以確保親近文化之管道暢通。


參考書目:

1. Adorno, Theodor W. (1999),《美學理論》(Asthetische Theorie),林宏濤、王華君譯。台北市:美學書房。
2. Bell, Clive (1991),《藝術》(Art),周金環、馬鍾元譯。台北市:商鼎。
3. Bell-Villada, Gene H. (2006),《唯美主義二百年-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Art for Art’s Sake and Literary Life: How Politics and Markets Helped Shape the Ideology & Culture of Aestheticism, 1790-1990),陳大道譯。台北市:胡桃木文化。
4. Bourdieu, Pierre,《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和結構》(The rules of art :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pp. 318-359。
5. Eagleton, Terry (2001),《審美意識型態》(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6. Kant, Immanuel (2004),《判斷力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之三》(Kritik der Uiteilskraft),鄧曉芒譯。台北:聯經。
7. Hell, Victor (1990),《文化理念》(L’idee de culture),翁德明中譯。台北市:遠流。
8. Miller, Toby and Yúdice (2006),《文化政策》,蔣淑貞、馮建三譯。台北市:巨流。
9. Welsch, Wolfgang (2006),《重構美學》,陸揚、張岩冰譯。上海:上海譯文。
10. 孫華翔 (2004),《文化與產業間的游移-九十年代臺灣文化政策發展脈絡初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蘇昭英 (2001. 9. 27),〈文化與行政的辯證〉。自由時報。

[+/-] 繼續閱讀...

2007年9月1日 星期六

陳其南教授簡介

學歷

  • 美國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1984)
  • 美國耶魯大學文化人類學碩士(1978)
  •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碩士(1975)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1970)

學歷

  • (2004~2006)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 (2002~2004) 行政院政務委員
  • (2001~2002)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 (2001~2002)日本同志社大學客座教授
  • (1999 )總統府國策顧問
  • (1999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教授兼院長
  • (1997~200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顧問
  • (1997~1999)國立藝術學院教授
  • (1997~1998)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 (1995~1997)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員
  • (1994~1997)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委
  • (1989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人類學系客座教授
  • (1985~1993)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講師、高級講師、系主任
  • (1984~1985)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

專長領域

  • 文化人類學、台灣史、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

專書:

  • 《文化中國-理念與實踐》(1994,主編)
  • 《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1992)
  • 《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1990)
  • 《關鍵年代的台灣:國體、法制與中國農政》(1988)
  • 《文化的軌跡》(大陸版,1987)
  • 《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1987)
  • 《文化的軌跡(上):文化、結構與神話》(1986)
  • 《文化的軌跡(上):婚姻、家族與社會》(1986)
  • 《Fang and Chia-tsu: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 in Rural Taiwan》(1984)
  • 《台灣山地文化園區規劃報告》(1981-1982,主持人)
  • 《當代文化人類學》(1981,校訂)
  • 《台灣社會經濟史論文集》(1977,編輯)
  • 《釣魚台列嶼》(1977,譯)

論文:

  • 1997 <台灣社區營造運動中的生程學習觀念>,新港文教基金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編,《社區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228-237。
  • 1996a <地方社區轉型的國家發展目標>,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建設發展研討會-議事錄》,頁5-11,行政院文建會。
  • 1996b <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1-9,行政院文建會。
  • 1996c <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轉型-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生程學習體制的建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建館四十週年文化藝術學術演講論文集-台灣光復後中華文化發展之回顧與省思》,頁19-48,國立歷史博物館。
  • 1996d <公共化的建築、空間與藝術>,創興出版社編,《都市文化空間之整體營造-複合使用計劃中的文化設施》,頁1-4,創興出版社。
  • 1996e <鄉土、寺廟藝術與交趾燒>,橘子出版社,《林洸沂作品欣賞與研究-交趾燒》,頁1-2,橘子出版社。
  • 1996f <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雜誌社編,《理論與政策》,頁109-116,理論與政策雜誌社編。
  • 1995 <社區營造與社區意識>,台北市社會教育館研究組編《市民講座》(23),頁103-115,台北市社會教育館。
  • 1994a <傳統中國?國家型態?民間社會>,溝口雄三《?????考??(4)-社會?國家》,頁15-36,東吳大學出版會。
  • 1994b <傳統中國的國家型態、家族意理與民間社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比較》,頁185-200,南港:中央研究院。
  • 1992a <中國宗族制度研究:Freedman宗族理論的檢討>,《台灣大學人類學集刊》47:51-77。
  • 1992b <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倫理思想與社會理念-從「仁學」到「群學」的軌跡>,漢學研究中心《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81-112.Taipei。
  • 1991 <日本、中國、西洋社會比較>(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ocietal Patterns in Japan, China and the West).《中國圖書》3(4):2-8,3(5):7-12.東京。
  • 1990a <房?傳統的中國家族制度-西洋人類學????中國家族研究?再檢討>,橋本滿、深尾葉子編《現代中國?底流》,京都行路社,頁23-106(小熊誠譯和引言)。又見《沖繩國際大學文學部紀要》,頁33-48。
  • 1990b <公民國家的宗教信仰與社會倫理:從盧梭的社約論談起>,《當代》54:66-83。
  • 1990c <台灣的黨國體制與民主憲政發展:一個政治文化的分析>,《法言》(香港)2(3):8-13。
  • 1989a <東????家族???????企業?經濟倫理>(Familial Ideology and Economic Ethos in East Asia),日本經濟調查協議會,《東???地域?經濟發展???文化背景》Proceeding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 East Asia, Tokyo:Daiichi Hokki, pp.,頁194-206.(In Japanese).又見《當代》34:57-65.1989。
  • 1989b <東亞思想傳統的現代意義>,《當代》33:4-13 and 194-206。
  • 1988a "Domestic Architecture in Taiwan", Hong Kong Anthropology Bulletin,2:11-14。
  • 1988b <中國人的家族與企業經營>,頁129-142,文崇一、蕭新煌編,《中國人的思想與行為》,台北。
  • 1988e "Ch’an Buddhism and Structralism,",pp.159-163 in World Sutric and Tantric Buddhist Conference Report. Kaohsiung, Taiwan。
  • 1987a <結構化的馬克思-最近人類學理論的發展>,《當代》19:38-48,22:93-102。
  • 1987b <本土意識、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中國論壇》25(1):22-33。
  • 1987c <台灣本土意識的形成與其含意>,黃康顯主編《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大學,頁89-98。
  • 1987d <儒家文化與傳統商人的職業倫理-明清徽州商人的研究>,《當代》10:54-61;11:72-85. 又見楊國樞、曾仕強編,《中國式管理》,頁115-42.台北.1988. 又見《江淮論壇》,頁131:51-62.中國安徽。
  • 1986a <高山族系住民?社會?文化>,戴國輝編《???知???台灣》,東京弘文堂,頁32-53。
  • 1986b <費孝通、人類學與社會學>,《當代》8:54-61;11:72-85。
  • 1986c "Structuralists Echo Thought Line", p.11 i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0 November 1986。
  • 1986d <光復後高山族的社會人類學研究>,頁89-110,黃應貴編,《臺灣高山族社會與文化論文集》台北聯經。
  • 1985a <四十年來台灣人類學的回顧與前瞻-人類學研究與社會科學中國化>,《中國論壇》21(1):72-79. 又見《中國論壇》編,《海峽兩岸的學術發展》,頁155-173. 台北聯經 1988。
  • 1985b <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漢學研究》3(1):127-184. Reviewed by Masahisa Segawa in his article "The Study of Chinese Lineages and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pp.113-128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No.5:Frontiers in the Studies of Han Chinese. Tokyo: Academic. 1988. Also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by Prof. Makoto Oguma in his article "Uxorilocal Marriage as the Key to the Continuity of Chinese Family System,"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 Okinaw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14(2):49-66. 1987。
  • 1985c <方志氏族志體例的演變與中國宗族發展的研究-附清光緒「鄉土誌」總目錄>,《漢學研究》3(2):797-843。
  • 1985d <企業組織的基本型態與傳統家族制度-中國、日本和西方社會的比較研究>,中國時報《中國式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459-486。
  • 1984 <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中研院社科所《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頁335-360。
  • 1982 <現階段中國社會研究的檢討-台灣研究的一些啟示>,瞿海源、蕭新煌主編《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一號,頁281-310。
  • 1981 <台灣漢人移民社會的歷史與政治背景>,《食貨》,10(7):293-308。
  • 1980a <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開墾組織與土地制度之形成>,《食貨》,9(10):380-398。
  • 1980b <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15-147。
  • 1976 <台灣新高山族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19-49。
  • 1975a 《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與其結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1975b <中國古代之親屬制度-再論商王廟號的社會結構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5:129-144。
  • 1973<蘭嶼的地理環境與生態環境>,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會《人類與文化》,2:2-12。

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 1997 「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之回顧」,東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的應用與中國現代化》,1997年4月24-27日,花蓮。
  • 1994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ate, Family Institutions, and Local Society," at the conference on "Identities and National Formation: Chinese and Western Experiences in the Modern World,"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Jan.12-14, 1994, Nankang, Taipei。
  • 1992 "Family, Household Composition and Lineage Formation – Basic Concepts in Chinese Kinship,"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amily Formation and Dissolution: Perspectives from East and West. Academia Sinica and International Sociologist Association, Taipei, Taiwan, May 21-23,1992。
  • 1989a "The Chinese Lineage System: A Re-examination of Maurice Freedman's Lineage Model,"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Anthropology, September 5-6,1989,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 1989b "The Merchant Ethic and Confucianism in Traditional China: The Hui-Chou Merchants during the Ming and Ch'ing ," at the 3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August 23-27, 1989, University of Wyoming, Laramie, Wyoming, U.S.A。
  • 1988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arian Pattern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A Critique of the Sugar-Rice Competition Theory," January 14-15, 1988, at the Second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Taiwan's Development, Tuag-hai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 1987a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in Chinese Kinship," November 11-18, 1987, at the 8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Anthropologists, Chicago, U.S.A。
  • 1987b "The Kinship Aspect of the Vernacular House and Settlement Pattern in Rural Taiwan," September 29- October, 1987,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Modernization,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Goethe Institute(West Germany) at Hong Kong, Hong Kong。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