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後現代符號消費現象—關於「文化觀光」(0505)

今天的授課內容是以之前同學所報告的「文化觀光」為主題,探討現代性與後現代的區別、及當代的消費文化、符號再現,和一些美學的課題。

首先老師說到,一般人好像都喜歡問「為什麼」,這是一種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的思考邏輯,也是一種「線型思考」,就像時間一樣是線型的,認為前面一刻發生的事情會影響下一刻發生的事情。這樣的思考邏輯反映在很多事情上,而「現代性」就是這種線性的思考模式。現代性一直認為下一步會更好、對下一步會有更強烈的追求,所以我們始終都在追求、是未來取向的。這樣一來,我們可能會認為未來人類可以控制這個世界、未來人類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未來人類可以透過醫學來延長壽命,甚至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等等,因此現代性有這樣一種終極的期待、終極的美好想像在那邊,而其道理就是來自於線型思考。但實際上又不是這樣,因為還有一個「空間的」因素,空間可以說是與時間相對,它就是沒有時間的、它就是「當下的」。這樣看來,那就是美學的、視覺的,而所有這些東西加起來,我們就說這是「後現代的」;以時間和空間來區隔現代性與後現代,雖然並不是這麼精準,但這是一個思考的大方向。

回到「文化觀光」這個課題上,以前「觀光」並不是我們的基本需求(subsistence),不是我們生理上必須的東西,比如說沒吃飯會肚子餓,肚子餓人可能會死掉。就因為觀光不是基本需求,所以以前在經濟上、在生活上,它就邊緣的、不重要的。可是今非昔比,我們已經被替換過來了;現在許多國家的經濟都相當依賴觀光,比如說政府都希望觀光客倍增、希望創造更多觀光產值等等,這說明了「觀光」已經變成是一個很實質(substantial)的事情,它意味著帶來很多的錢、帶來很多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物質的流通。這種現象源於台灣已經變成是一個富裕的國家,所謂的「富裕」意指不再像二次戰後初期的台灣,每個人都為五斗米折腰;但現在台灣變成富裕社會,人們甚至還會挑食,因此整個社會已經倒轉過來,基本需求變成是邊緣性的、是可有可無的。我們現在普遍不再為了溫飽忙碌奔波,而反過來有很多時間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上面,我們多出很多時間必須消費(consume)掉,所以像是看電影、看電視、上街逛逛、出國旅遊等等,這些文化性、娛樂性的消費,對我們越來越重要,這與傳統的社會已經不一樣了。如果我們不把觀光視為一種後現代的現象,不把它看成是空間、視覺、美感、或者是符號的消費,帶來對於一個國家、地方的經濟產生的影響,可能就無法理解這些事情。我們常說現在是文化的時代,這其實是說現在是觀光的時代、旅遊的時代、遊樂的時代,如此一來「觀光」的範圍就變得很廣。比如說鹽水蜂炮、媽祖進香、到百貨公司購物、到鄉村去品嚐美食、到國外自助旅行等等,這些通通都是廣義的觀光的一環。因此現代與後現代的區分也可以如此來看,甚至也可以用其他的名詞替代,但這種客觀的現象狀態是存在的。

那麼「觀光」的本質是什麼? 以台北101放煙火來說,觀光的本質就是視覺的、是一個奇觀(spectacle),我們是在看這些奇觀,包括煙火、寺廟、節慶、旅行等等這些都是。當然奇觀有各種形式,我們不一定都覺得它美,但如果真正去理解美學的時候,它可能就是一個奇觀、一個符號、一個驚奇。比方說很多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可能很難用傳統的美學去欣賞,我們可能會看不懂,它可能是很醜的、很恐怖的、甚至是令人嫌惡的;這些作品已經無法再用傳統的美學去理解,但它還是藝術、還是美學所研究的對象。因此我們要從兩端去把這個問題解放開來,其中一端是說我們從傳統的現代性的生活裡面,慢慢地轉變成符號化、視覺化,而這些就是美學,文化就是美學、符號就是美學、象徵就是美學,我們說現在是美學的時代,就是說現在是文化的時代、符號的時代;文化產業其實就是美學的產業,觀光、旅遊的經濟其實就是美學的經濟。而另外一端原本認為是精緻藝術(fine arts)的部分,它已經放棄了傳統的美感、美的認知的部分,然後走向思想、走向批判、走向符號與象徵。所以這兩端就會合起來了,從一端一般生活的符號的提升,與另一端傳統的美學、精緻藝術的部分降下來,這兩端會合起來構成了後現代生活的景象。所謂的美學已經不再侷限於原來純藝術的領域,它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裡面,我們現在活在一個美學的時代,如果沒有美學的要素的話可能很難生活。例如一個名牌的手提包,它的功能與路邊攤賣的手提包的功能一樣,可是名牌的手提包可能要價十萬元,所以我重要的不是在它的功能,其中有九萬九千九百元都是花在它的「牌子」上面。「牌子」(brand)就是一個符號、一個身份、一個價值,名牌手提包的價值就於它的符號,符號的生產已經取代了以往實質的生產,已經變成是一種符號的經濟。如此把我們的生活這樣解析開來後,會發現我們已經被「淘空」了,淘空的意思是說我們已經不是實質的存在,我們生存的重點已經不在於維持肉體的本身的延續,而是在於人本身之外的東西,也就是象徵性、符號性的東西。所以我們是活在一個文化美學的時代、或在一個符號的時代,只有從這樣的一個狀態的面向上來思考,我們才有辦法回來看現在在做什麼,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社會關係以及我們的未來,它的特質是在哪一個地方。

用上面的角度回來看同學們的報告時,我們可能會覺得自然景觀這看似實質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是因為我們賦予它一個意義,是我們的生活模式、價值觀、社會關係,我們的後現代的現象賦予它新的意義,才因此產生價值、價格,產生經濟與收入。比如說原住民部落的房子成為觀光客凝視(gaze)的對象,觀光產業就是依靠這些對於景觀的凝視;當我們在用眼睛去看這些東西的時候,就是在消費,因此凝視與消費這兩件事是連在一起的。所以觀光產業的本質就是在「凝視」,而凝視就是一個經濟活動、就是一個消費、就是觀光客透過凝視滿足看的慾望,就像吃飯在滿足口腹之慾一樣。但觀光產業還有一個特質,其經濟活動並不直接發生在「凝視」身上,但「凝視」卻是這些經濟活動發生的原因。所以當我們去參加藝術節、去國外看文化遺產,這些活動所產生的經濟價值不在於活動、或文化遺產本身,而是它周邊的交通、旅館、餐廳,這些東西就會成為當地產業的支柱,例如京都有很多寺廟,而京都旁邊的許多產業都是依賴來看這些寺廟的觀光客;換言之,京都的居民很多都是依靠這些寺廟在維持生計。而這些產業的體系就相當龐大,整合度也很高,與從前農民生產多少稻米就能換得多少金錢的性質已大不相同。因此現在的經濟活動裡面有很多落差,就像是一個大機器一樣,如果沒有將這些落差加以調整,使得每一個環節都能連結得很好,這個經濟循環就無法良好實現;可是這需要很高度的技術、很強的組織能力。

至於同學們所說的原住民部落因為觀光進來後所產生的改變,其實早期原住民也是拒絕被「凝視」、被觀看的,但到後來他們也慢慢接受這種後現代的狀態,反而是利用這些觀光產業來維持他們的生計。可是這些原住民的觀光活動就不會是真實性的,它已經跟原住民原來生活的本質不一樣了,當他們在展現「原住民的文化」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一個創作的活動,已經沒有其本真性、沒有原創性;因為那些屬於原住民本真性的東西,早就一去不復返了。不過當這種創造過了頭的時候,就會引起一些人的質疑與批評。比如說阿美族的舞蹈,很多舞蹈可能原本是沒有的,或者也不是要跳給外面的人看的;那些原本是族群內部祭祀、儀式的性質,而不是觀光的性質。但觀光進來之後,就把它的整個性質都轉換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東西,都是重新被製造(fabricated)出來的。Fabricated這件事情就像生產一樣是要不斷進行的,而且不斷地要更新、要有創意;因此生產也不是複製,就算是複製也會因為從事複製者的不同,而有不同面貌出現。本真性因此成為一個問題,現在觀光客都會想看到真正的賽夏族矮靈祭、正宗的布農族八部合音,可是這是不可能的;現在這些祭儀已經是為了滿足觀光客而進行,是在服務一個完全不同的功能,如果我們還在期待要看到最真實的東西,就變得是在自己欺矇自己,或者是自己在做一件本質上就無法達到的理想。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