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購買簡體書管道
本堂課的書單陸續開出 除了這些專賣簡體書的書店外 TA 范
其中簡體書所佔篇幅不小
以下提供簡體書的購買途徑 讓各位同學參考
ps.附上電話,大家去買書前先電話查書是否有庫存以免白跑一趟囉~
台大店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0巷3號1樓 (02)2368-2525
師大店 臺北市師大路165號1樓 (02)2367-7878
忠孝門市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61號3樓 (02)2768-1234*5029
(捷運市府站2號出口斜對面)
台大店 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94號 (02)2362-0308
博客來網路書店、誠品書店信義店皆是尋書的好去處喔~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審美理念與文化批判」參考書單(1)
第一講 導論
1. Baudelaire, C.(2007)《現代生活的畫家》,浙江文藝出版社。
Baudrillard, J.《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大學出版社。
Benjamin, W.(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張旭東、魏文生譯,臉譜出版。
Benjamin, W.(2006),《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重慶出版社。
Bell-Villada, Gene H.,(2006),《唯美主義二百年: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陳大道譯,Portico出版。
Berman, Marshall.(2003),《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徐大建、張輯譯,商務印書館。
Boal, Augusto.(2000),《被壓迫者劇場》,賴淑雅譯,揚智出版。
Burger, Peter.(2002),《先鋒派理論》,高建平譯,商務印書館。
Danto, Arthur.(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林雅琪、鄭慧雯譯,麥田出版。
第二講 能指、所指與再現
1. 繁體中文
陳其南(1986),《文化結構與神話》,臺北:允晨文化出版。
2. 簡體中文
Ferdinand de Saussure(1980),《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Umberto Eco(2005),《符號學與語言哲學》,王天清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Roland Barthes(2005),《羅蘭·巴特隨筆選》,懷宇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第三講 現代性、後現代與殖民現代
1. 繁體中文
Alex Callinicos(2000),《社會學理論思想的流變》,簡守邦譯,韋伯出版。 (本書更譯改版為《社會理論思想史導論》)
David Harvey(2007),《巴黎,現代性之都》,黃煜文譯,群學出版。
John Allen,Peter Braham,Paul Lewis(2002),《現代性的政治與經濟形式》,許文柏、鄭祖邦、吳挺鋒譯,韋伯出版。
Walter Benjamin(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灣攝影出版社。
Anthony Giddens(2002),《現代性: 紀登斯訪話錄》,鄭戈譯,聯經出版。
Anthony Giddens(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方文譯,左岸文化。
2. 簡體中文
David Harvey(2003),《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閻嘉譯,商務印書館。
Roland N. Stromberg(2005),《西方現代思想史》,劉北成 趙國新譯,中央編譯出版社。
Zygmunt Bauman(2003),《現代性與矛盾性》邵迎生譯,商務印書館。
Jürgen Habermas etc.(2006),《文化現代性精粹讀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Antoine Compagnon(2005),《現代性的五個悖論》,許鈞譯,商務印書館。
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 主編(2005),《現代性基本讀本(上、下冊)》,河南大學出版社。
周憲主編(2005),《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Agnes Heller(2005),《現代性理論》,李瑞華譯,商務印書館。
馬爾圖切利(2007),《現代性社會學》,薑志輝譯,譯林出版。
James Schmidt編(2005),《啟蒙運動與現代性:18世紀與20世紀的對話》,徐向東、盧華萍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3. 英文書單
Stuart Hall, Bram Gieben (1992),《Formations of Modernity》,POLITY PRESS。
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第三講 現代性、後現代與殖民現代
TA 林旻諠
上個世紀,「終結論」逐漸蔓延到現代性各個層面,既有藝術終結論、哲學終結論,又有人的終結,還有歷史終結論、意識形態終結論以及現代性終結論。終結的原因在於現代性動力變異、主體隱退以及人的精神動力式微。
現代性(modernity)自發軔時就一直飽受爭議,雖說它的進步性值得肯定,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視的;早在現代性初期,盧梭就揭露了現代性的野蠻特性。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以後,理性與知識得到了廣泛傳播,「知識就是權力(力量)」的觀念,成為一種信念。人對自己的信心加強,開始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與自然的關係。現代性在現代化運動中生成和發展起來的,科學性、技術性、商品性、理性、個性等現代性的特徵呈現在現代社會的各個向度和各種活動之中;文化的現代性則從大眾文化的產業/商品化、技術性、大眾化等面向得到具體展現。
* 產業/商品化。商業機制滲入文化,改變了文化生態,打破了傳統文化與經濟的界限,以實現利潤極大化為目標;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產業意識與人文精神的矛盾推動文化商品化和商品文化化,被賦予商品性的大眾文化迅速突破過去文化觀念的狹隘性、封閉性、貴族性等侷限,進入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經濟的「效益原則」排擠和取代文化的「自我實現」或「自我滿足」原則。
* 技術性。大眾傳播媒介伴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更新了大眾文化的製作手法,為大眾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現代化的載體。大眾文化不是以藝術性而是以技術性為主。藉由電子媒介,大眾文化得以跨越階級、語言、地域、傳統等界限,使文化從貴族化走向大眾化,並被迅速而大量地複製,成為量製、量產但又膾炙人口的「藝術快餐」。
* 大眾性。大眾文化的流行與大眾、大眾社會的出現密切相關。大眾文化表現為對現代感覺反覆不斷地挖掘,對主體生存感的強化。對現代意義上的文學藝術來說,需要極端大眾化的、可模仿的感覺,因而逐漸形成一套可共感的感覺文化工業,大眾文化提供的感覺成為現代人的基點。如昆德拉(Milan Kundera)所言:「人正在一個真正的縮減的漩渦之中,愛情縮減為性,友誼縮減為交際、公關,大自然縮減為豪華賓館、室內造景,真實的冒險縮減為假冒險遊樂設施。一切精神價值都縮減成官能享受,文化則縮減成了大眾傳媒。」
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產自法國。1968年5月,巴黎學生聯盟與勞工階級鬥士在自發的革命動亂中同時起義;可是巴黎最後朝向資產階級理性標準永恆回歸,開啟左派一段深思反省的時期。現實和心靈的關係並非直接的關係,也因此並不是客觀精確,而是有語言中介,有歷史特殊性。後現代哲學家,超越了對這種真理的批判,全然拒絕排斥一致性和因果關係的現代假設,而主張片斷化(fragmentation),多重性(multiplicity),以及懸而未決 (indeterminacy)。後現代哲學不只對理性批判,還是對現代人性的批判,是對既有人類理想的批判,是對十八世紀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認識和存在方式的批判。
參考書目
1. Baudelaire, Charles (2007),《現代生活的畫家》(The Painter of the Modern Life),郭宏安譯。浙江文藝。
2. Danto, Arthur C. (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慧雯。台北市:麥田。
3. Featherstone, Mike (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譯林。
4. Giddens, Anthony (2003),《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趙旭東、方文譯,黃瑞祺審定。台北縣:左岸。
5. Habermas, Jurgen (1981), “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 New German Critique. (〈現代與後現代之爭〉,曾麗玲譯。原載於《文化與社會》。吳潛誠總編校。台北市:立緒)
6. Jameson, Fredric (1985),《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台北市:允晨文化。
7. Marcuse, Herbert (1990),《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型態研究》,劉繼譯。台北市:桂冠。
8. Turner, Graeme (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唐維敏譯。台北市:亞太圖書。~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詞條釋義(1)
本週課程從語言學與文化研究的關係開始
為了讓大家對文化研究領域常提到的學者、詞條能有更多的熟悉
幾位TA學姊會陸續補充課程相關的詞條解釋 提供大家參考~
1. 索緒爾(Saussure, 1857-1913):
瑞士語言學家、結構主義的先驅。曾任巴黎大學、日內瓦大學教授,早期從事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1907年起在日內瓦大學講授普通語言學,提出成為結構主義語言學基礎的新語言學理論。早期把語言理解為個人言語行為的心理生理過程,把語言結構理解為心神氣質的直接表現,比較偏重於語言的個人思想因素。後期受到社會學思想的影響,以「集體意識」來解釋語言的形成和語言在社會形成和鞏固中的作用,強調語言是一種系統(也就是結構)。主要著作有《普通語言學教程》 (1916)。
2. 能指/所指:
在索緒爾的結構語言學中,"意指作用"、"能指" 和 "所指" 是三個緊密相連的概念。他把意指作用中用以表示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語言符號稱為能指,把語言符號所表示的具體事物或抽象概念稱為所指,所指也就是意指作用所要表達的意義。
出處: 李鵬程主編(2003),《文化研究新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建議同學手邊可以準備一本文化研究辭典,可幫助大家對文化研究領域慣常使用的詞句快速的入門喔~
TA 范
加選名單公佈啦!!!
加選名單公佈如下,如果你的名字沒有在上面,請盡快連絡"宜燕"TA,或是在這邊回覆你的系級姓名及學號,我會在禮拜五把大家的加選名單送給共同科助教,大家就不用另外用電腦選課啦!!!
加選名單: 美一 孫士婷 19621023 美二 饒祗豪 19521058 美二 宋艾凌 19521040 美二 李沛儒 19521037 美二 林奕維 19521029 美二 王萱 19521010 音一 李祐昇 19611045 音四 葛恬恩 19311029 傳音三 劉怡秀 19232024 劇設四 高乾森 19412029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第二講 能指、所指與再現
TA:范譽莉
結構主義是二十世紀下半最常使用來分析語言、文化與社會的研究方法之一。20世紀初,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所開創的現代結構語言學,為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1920~30年代(現代主義的年代),俄國形式主義的雅各布森,再將索緒爾的理論轉到文學詩學的研究;60年代,巴黎成了結構主義思潮的中心,李維史陀把索緒爾的理論和雅各布森的研究納入文化人類學,而羅蘭巴特則藉此發展出系統的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
結構主義思潮是從現代語言學中引申出來的,是把[語言結構模式]作為經典模式,來對各種文化現象進行結構分析的思想,在語言學的研究系統中,各式各樣的字詞均是代表特定意義的載體,索緒爾把語言的符號(sign)分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能指/符碼(signifier)指的是載體,所指/符旨(signified)即是載體背後所承載之意義,而其最重要的觀點是索緒爾認為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是在特定的系統中對應的,也是約定俗成的,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必然的和本質的聯繫。
借用了語言學的研究架構,我們也在不同的文化、社會體系中將各種圖像轉換為意義的載體,然而我們身處於當代符號化(code)的生活中,各種意象皆不再僅是我們表面所見到的意義,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中,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斷裂開,意義的承載不再是絕對的關聯性,而是相對應於其所處的文化體系中,在本課題中,我們透過符號指涉的斷裂性,探討後現代文化場域中符號與意義的解構狀態。
參考書目:
1. 羅蘭巴特Barthes, Roland(1988),《符號學要義》,洪顯勝譯,臺北市:南方叢書。
2. 羅蘭巴特Barthes, Roland(1997),《神話學》,許薔薔、許綺玲譯,臺北市:桂冠。
3. 羅蘭巴特Barthes, Roland(1998),《流行體系I》、《流行體系II》,敖軍譯,臺北市:桂冠。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關渡講座「審美理念與文化批判」課程討論
各位選修「審美理念與文化批判」的同學大家好~
無論大家對本堂課程有任何的想法及疑問
都歡迎同學在此提出、發表
我們期待經由大家共同的思考、激盪與討論
一起在本堂課中滿載而歸~
注意事項:
發表意見與回文
請同學不要害羞
務必在文末署名你的學號及姓名
讓我們能做相關紀錄~(其實是讓幾位TA能盡早認識大家囉)
TA 范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第一講 導論:美學(文化)、權力(政治)與商品(經濟)之辯證
TA 林旻諠
文化藝術自政治、經濟獨立區分出來,是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是現代的產物;後現代主義則開始不斷在挑戰「啟蒙」,挑戰藝術的定義,開始出現很多所謂的「跨界」、「跨領域」藝術。
十九世紀的唯美主義(Aestheticism)便認為藝術家是超脫的,不應流於媚俗,應建立藝術家「與眾不同」的形象。哲學家、語言學家、語意學家、藝術史家對「文學性」和「詩性」或一般意義的藝術品及其引發的固有美學認識問題提供的多種答案,一律把重點放在無動機、無功能或形式高於功能、不計利益等等這類屬性上。而「為藝術而藝術」一詞在文學裡的表現,則是指出詩與小說沒有道德的、社會的、知識的,或者是任何其它文學之外的企圖。換言之,一個文學作品的唯一目標是要美麗、結構良好,以及寫得很好。更進一步地說,文學這門藝術獨自地在其內部領域發展;既不反應也沒有受到創作時的社會、歷史或個人傳記的各種環境因素所影響。
二十世紀,國際局勢的緊張與紛亂對當時的藝術家造成了強烈的影響和衝擊,用否定的態度來拒絕動盪不安的時代氛圍,進而將自印象派(impressionism)以來向傳統告別的藝術完全解放出來。達達主義(dadaism)基於對於戰爭、教條、學究風氣的反動,運用一種仇視文化的態度,宣揚無意義的反藝術的藝術,企圖使人們的精神得以從過去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受到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的影響,對於自文藝復興以來的完美、理性感到幻滅,於是一反其道,開始訴諸人的本能、衝動和神秘性,以不同以往的手法來表現原始的衝動和自由意象的釋放。
到了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又再對立體派(cubism)的破碎畫面、達達主義的為所欲為、超現實主義日益膨脹的潛意識,以及抽象派(abstractism)將藝術媒介簡化到只剩構成要素的觀念提出批判;不但強調要消解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線,主張藝術平民化,更企圖打破審美的範疇,從「解構」到「重構」,綜合所有能夠蒐集到的媒材、意象、風格、技巧和歷史,組成一拼貼式的整體,發展出挪用、模擬和混合的藝術──普普藝術(pop art)、集合藝術(assemblage art)、偶發藝術(happening art)等等。主流的崩裂、多元的崛起,使藝術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法蘭克福學派泰斗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提出所謂的「反藝術」(anti-art) 的美學概念,這種被稱為「否定的辯證法」的審美哲學,追求批判現實、顛覆體制與超越時代的美學價值,對當代資本主義市場、理性威權和科層管理制度做出了嚴厲的批判。阿多諾反對庸俗文化,主張藝術創作的獨立性與超越性,其理論可作為反對行政干預或文化政策觀念的典範。阿多諾論證「文化」與「行政」兩者在本質上的對立和依賴關係。「文化」是屬於意識型態的範圍,其最主要的特質是具備對社會現狀和生活處境提出批判反思的能力;至於「行政」,本質上要求排除個人的任意性,傾向客觀管理化的程序,拒絕裙帶關係與恩寵制,避免負面的偶發因素,其理性基礎建立在追求普遍法則與超越個別特殊形式的科學思維。因此,行政的「絕對理性」正好與文化的「絕對目的」形成強烈的對比。
阿多諾與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提出的「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現代文化的商品化生產制度化機制,它代表的是商業模式的文化活動的操作的方式,是指商業原則下的不同種類的知識產品的生產;第二層意思是指文化的生產是具有物質性實體性的產業基礎,包括電影製作、錄音設施、報紙的高速印刷產線、覆蓋全球的廣播電視臺,甚至劇院、俱樂部和舞臺表演等大型展演場所。這兩層意思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文化工業」的概念多指向「商品形式或商業模式的文化」。 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對資本主義的「文化工業」進行深入的描述和批判,他們試圖提醒人們:「文化工業」作為資本主義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時刻在扮演著自己既定的角色,其文化欺騙與意識形態統治的目的隱匿在大眾娛樂和技術製造的新的感性物件之中。在阿多諾與霍克海默看來,「文化工業」從根本上泯滅了人的個性。也正是現代技術與工具理性的統治,使「文化工業」日益展現其複製性和同質化的特徵,形成了「趨同」的藝術風格,消泯了以獨創性為根本的藝術。
關於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這樣描述:「結合創作、生產與商業的內容,同時這內容在本質上,是具有無形資產與文化概念的特性,並獲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以產品或服務的形式來呈現。從內容來看,文化產業也可以被視為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或在經濟領域中,稱之為未來性產業(future oriented industries);或在科技領域中,稱之為內容產業(content industries)。」(Unesco,2003) 文化產業提供附加價值予內容本身,並引發個人與社會不同價值觀念的形成;文化產業是知識與勞力密集的產業,也是創造就業、財富,及提供創造力的原始素材;同時提供生產與商業化過程之創新,促進與維持文化之多樣性,以確保親近文化之管道暢通。
參考書目:
1. Adorno, Theodor W. (1999),《美學理論》(Asthetische Theorie),林宏濤、王華君譯。台北市:美學書房。
2. Bell, Clive (1991),《藝術》(Art),周金環、馬鍾元譯。台北市:商鼎。
3. Bell-Villada, Gene H. (2006),《唯美主義二百年-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Art for Art’s Sake and Literary Life: How Politics and Markets Helped Shape the Ideology & Culture of Aestheticism, 1790-1990),陳大道譯。台北市:胡桃木文化。
4. Bourdieu, Pierre,《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和結構》(The rules of art :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pp. 318-359。
5. Eagleton, Terry (2001),《審美意識型態》(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
6. Kant, Immanuel (2004),《判斷力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之三》(Kritik der Uiteilskraft),鄧曉芒譯。台北:聯經。
7. Hell, Victor (1990),《文化理念》(L’idee de culture),翁德明中譯。台北市:遠流。
8. Miller, Toby and Yúdice (2006),《文化政策》,蔣淑貞、馮建三譯。台北市:巨流。
9. Welsch, Wolfgang (2006),《重構美學》,陸揚、張岩冰譯。上海:上海譯文。
10. 孫華翔 (2004),《文化與產業間的游移-九十年代臺灣文化政策發展脈絡初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蘇昭英 (2001. 9. 27),〈文化與行政的辯證〉。自由時報。
2007年9月1日 星期六
陳其南教授簡介
學歷 學歷 專長領域 主要著作 專書: 論文: 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