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作業公告
各位同學,
上課至今已是第三週了,為了瞭解大家對講座內容的吸收程度與想法,請於第五週(3/17)上課前,直接回應本文以作為平時作業成績。
發表作業的方式,請先點選本文右下角的「意見」,並選擇「匿名」的方式,然後在意見欄中輸入學號以方便身份確認。回應的內容可以包括對講座內容的感想、理解或是問題,字數不拘。TA之後會將所有心得與問題整理起來交給老師審閱,也會針對同學的問題予以答覆,請各位同學踴躍分享喔!
此外,提醒各位同學,下週(3/10)會公布期中報告分組名單,請尚未向TA報名的同學動作加快,否則我們就要自行幫你編組囉!還有,之後會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大組別,由兩位TA帶領討論,詳細情形靜待後續公告。
15 意見:
29653002
建古所 周憶璇
2008.03.09
傍晚在公視播出的《原住民新聞雜誌》節目裡,看到一個有關於原住民醫療文化的議題,這一小段報導叫做「做肚子的女人」。布農族的卡杜部落和武界部落裡,老一輩當中有一種人是被賦與有替人接生的能力,同時她也能為孩子整尾椎、替婦女結紮的能力;她能為懷孕的婦女解決胎位不正的問題,而她的雙手也如同超因波般準確,能夠辨識出腹中的胎兒是男是女,產後婦女的調養以及身體狀況的調整,也靠她們幫忙,於是,會做肚子的女人,就像是部落裡婦女和孩子的守護者。不過,這種代代傳承下來的能力,如今也面臨了即將失傳的危機。
當我在看這一段深入報導的時候,連結起上週在課堂中所提到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例證,談到了中醫和西醫的差別,以及不同思想體系所衍生出來的文化系統;台灣原住民各族甚至各部落,其原先保有的社會與價值觀,也和當代社會有所差異。在現代西方醫療進駐之後,傳統的醫療方式逐漸不被採用,然而,存在其中卻又有許多西醫無法解釋的事情,例如,懷孕的婦女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只要多休息即可,然而在她覺得背部痠疼的情況下,回到部落請會做肚子的阿嬤按摩調整了肚子,讓胎兒的位置歸正,婦女的痠疼竟然也好了起來;還有一個例子,是另外一位六歲女孩的媽媽,在這個孩子預產期的前一周,到醫院去檢查,醫生告訴她孩子應該再過一個星期才會出世,然而當天她回到部落後,卻陣痛不只,孩子也因為頭過大差點胎死腹中,幸好會做肚子的阿嬤教導她多走動,也幫她接生了孩子,才有現在這個活潑健康的孩子。這兩個例子,呈現了在醫療方面傳統的智慧與知識,彌補了西方醫學還未能解釋的缺漏,古老智慧和方法的傳承,對應系統化分類的專業,還更加展現了因為尊重生命所延伸的解決生命問題的力量。
文化若與與社會價值體系密不可分,那我們對於不同文化背後的社會和價值觀,的確需要有更多深入的了解,了解「差異」而非追求「同化」。
同時存在著多元社會的台灣,不論是原住民部落社會、傳統漢人社會或是現代社會等,都各自擁有獨特的運作模式或是思考價值,儘管有時會有強勢的社會會欺壓到弱勢的社會的文化的現象,然而,也許對於台灣來說,這也會變成另一種文化演進的過程,如何學習尊重與學習各種文化的展現以及其根源,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了。
人類有很多面向的事情,實在令人感到很有意思,無論是在時間軸上所演進的歷史發展,或是時間橫剖面上同時存在的社會狀況、技術發展等等,有很多的圈圈各自存在或是重疊著,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或是未來的,若可以都以「文化」來理解人類所想的、所做的事情,那麼研究「文化」的確會發現十分豐富而令人驚奇或是意外的收穫呢!
29695008
藝教所 譚家欣
2008/03/12
關於老師上課所提到從前中國看外族或少數民族是「夷」、「狄」、「羌」,甚至「閩」,是犬、羊或是虫,好像不屬於「人」;西方從工業革命後迅速變成強權,看東方是「神祕」、「野蠻」、「未開化」的,現代雖然講求沒有絕對真理、非單一標準、多元文化的社會,但「文化」一詞仍然帶有「精製」的成分。
雖然我們知道再怎麼原始的民族也都有文化,但文化在大眾的認知裡,卻被看作「文明」那般—要行為端莊、高貴和教養。我們口中的「文化沙漠」、「鄉下人沒有文化」就把文化定義成高級文化了。縱使同一國的文化好像來自於同一套程式軟體,但國家與社會內部還是有許許多多的文化差異,這些差異造成了大眾不斷的對自己的同類「分類」,不斷給自己「定義」,定義造成更多的階級。
例如在台灣目前常聽大家說北部如何、南部如何,有時就帶有文化水準的優越感,好比過去西方對東方的優越一般。事實上,這些文化的差異應該歸在經濟基礎與當地產業的影響上,而非什麼人原本擁有較高的天賦,才造就比較高的水準或層次。
如果我們擁有較高的文化資本,是不是應該感謝我們有幸生在如此環境中,而不是以差異的眼光看待他人。此外,值得我們去反思的是,所謂的「教育」或「文化化」是否是種疏離原本「原生」或「鄉土」的過程?異化比較多的人往往輕視著那些尚未被異化者的野性,卻沒有好好想過那些其實也曾經是自己的本性,只是現在這自然本性已經被扭曲而已。
也許我們應該多想想何種文化才是大家能共同欣賞、了解、參與的,畢竟只有少數或菁英能參與的文化,可能不算是「主流文化」。
(抱歉 忘了加學號 29694009博館所陳英豪,請幫我刪除上一篇)
對於文化如何定義,終究不會有一個最具典範的解釋。因為當我們在解釋文化為何時,我們就已身在文化的思考體系裡,而我們所回答的答案,也是文化的一部份。像老師提及中文的文化與culture的原意就不是一樣的意思,一個是以文化之,而culture是源自於耕作的字根,所謂改變自然的行為。也因此人類學家關注在不同社群對於回答一樣的問題卻有不同答案而感到興趣,因為不同文化所思考的分歧點,也意味著不同文化的脈絡的走向。因此人類學家廣泛又深入的在世界各地進行民族誌的工作,因為唯有深入紀錄的民族誌,我們才能以此為基礎去做各種文化的比較與瞭解。例如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之中,對於兒童養育的方式不同會有何影響?當知道這之間的關係之後,國家政策在制定相關幼兒教育,就可以參考這些不同文化之間的比較而制訂出教育彈性的幼教政策。
對於文化差異的描述,也可以用這樣的想法去理解。當你知道一句諺語或一個民俗習慣的活動可以使當地居民開懷大笑,但你身在其中卻不知道他們為何而笑,這就意味著你與這些居民之間文化的不同,在兩者之間必有無法跨越的隔離。因此人類學家才會採取深入的觀察研究,進行深入完整的民族誌工作,去瞭解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最近看了Marvin Harris的《Good to Eat》一書,書中對於不同文化對於食物的禁忌有許多有意思的解釋。猶太人不吃豬與印度人不吃牛,絕對不是單純宗教上的原因。宗教之所以會改變這兩文化的飲食行為已是果,而其因是其地理環境導致他們在選擇肉食會避免取用這兩種動物的肉。因此如前文所提到的,文化即差異,差異及文化,與自然環境有不可忽視的關係。當我們在觀察不同文化的特色時,要去發現看透事物之理所當然下的"真實"。
29694001 博館所 蔡佳育
文化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人類透過各種不同的媒介,具體展現自身對文化的觀點,並且嘗試更進一步紀錄、解讀這些文化現象背後隱含的訊息,不斷地發展,向外擴散,不論是截取片段或是宏觀的態度,設法取得他人的認同,試圖形塑、轉化甚至是影響各時代普遍的價值。
一群握有文化詮釋權的人員,也選擇透過博物館這個媒介,將物件帶入專屬空間,傳達出屬於他們想和觀眾分享的文化視野。近期故宮的「傳移模寫」特展與歷史博物館「時代的優雅-郭雪湖百歲回顧展」,不約而同以較為寬廣的角度來看待文化,找回特殊性。
前者以謝赫六法之一的「傳移模寫」表達古代畫家學習繪畫的共同經驗與歷程切入主題,拉近與觀者的距離,發現原來藝術家有時候也是要運用一些方法、步驟,有條理的完成作品,讓觀者思考藝術真正的價值。以往欣賞書畫藝術水墨淋漓的虛實空間,讚嘆博大精深中華文化不再是首要目的,或許揭開畫作神秘的面紗,反而能擴大文化的價值,不僅止侷限於中華文化的框架中。
後者則用「時代的優雅」為主標題,帶領觀者透過畫作想像過去的美好景緻,將畫家個人受到的歷練與成就提升至一個時代典範,並非單純的回顧展。然而,回溯五○年代繪畫界陷入正統國畫之爭時,又有誰能想到今日會使用膠彩畫為代表,重現時代的優雅?懸掛在展場的<圓山附近>與<南街殷賑>等工筆重彩畫作反倒成為追尋早期台灣濃厚的風土民情文化色彩的途徑。
文化內涵因應社會時代變遷有了不同的解釋空間,重建共存的多元文化風貌。過去單一價值與鮮明界限的詮釋觀點限制人們對於文化的認知,導致出現如國畫正統等不必要的相關偏頗議題,反而無法掌握新契機,致力於多種形式發展與融合。因此,這種看待文化的方式不斷的受到檢視與質疑,甚至還得回過頭來,發掘歷經歲月洗禮,正等待人們重啟文化新價值的物件,來彌補斷層。
學號:29691008
傳研;蔡旭清
2008/03/16
剛剛在網路上聽到了有關文化與民族融合的解讀,認為在討論文化民族時不應該使用「融合」這個動詞,在文化與民族上應該是相互尊重,而不是融合,因為「融合」這兩個字表現出由一個主要或強勢的族群,將其它的較小或弱的族群稀釋或併吞,「融合」是不平等的表示,所以相互的尊重才是平等與真正和平的出發。
在這樣的認為下,我找到了其它對於文化融合的定義:是文化調整的方式之一。指兩種比較接近的文化體係接觸後,原來的文化體系隨之消失或改變原形貌,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文化體系的過程。以下整理認為,文化融合的一般過程為:1. 接觸。兩種文化由傳播而發生接觸,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2.撞擊和篩選。每種文化都具有頑強地表現自己和排斥他種文化的特性,兩種文化接觸後必然發生撞擊。在撞擊過程中進行社會選擇,即選優汰劣。3.整合。以原來的兩個文化體系中選取的文化元素,經過調適整合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體系,如現代美國文化就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結果。但在第2步驟時所謂選優汰劣,其中的「優」便常是較大或強勢的那一族群,如果還是以美國文化融合為例,雖說是多種文化,但還是以美國獨立之前的母國-英國為主。
這雖然是文化轉變或發生的一種過程,但站在現今文化保存與互相尊重的態度上,便成為一個可以討論的課題,是否我們也應該用另一種角度來重新對文化詮釋,與文化背後真正發展的社會過程的了解。在了解文化與社會的發展關係之後,便會進而討論到關於文化意識的產生與建立,或是應該稱之為文化意識的自覺。文化意識的牽扯基礎是逃不出上面拋出的文化融合或應該訂正的文化互相尊重上,「多元」的意思便已經包含了「差異」,族群的差異是應該被承認了解的,這個承認與了解的行為,就可以說是文化的互相尊重,而了解這其中的差異即是文化意識的自覺。多元文化的差異下,台灣還是組成了一個共同體的社會,因為大家還是必須繼續生活在一起,既然必須生活在一起,如何去面對,尊重與包容,成為現在不停強調的課題。
29692002
藝管所 陳紹元
「文化」長久以來,一直是社會學和其他人文學科研究的基本問題之一,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
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
而「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
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
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
「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
「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
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
而換從後現代的角度來看,Steven Connor認為:在全球化的情境下,從最廣義的角度來說,「文化」生產就是符號生產,換言之,也就是再現、影像,甚至「生活風格」。這種全球化情境已經開始超越只能製造具有實體、
可計算的貨品或服務的老舊生產模式,而似乎具有更大的誘因。
而從傅柯(Michel Foucault)晚期的著作與皮喬(Michael Pêcheux)等其他理論家的論述中,則可確定後現代文化政治至少會朝兩個方面發展:
第一、文化不應該再被單純地認為只是「再現」的空間,應該從物質層面出發,而不是基於某個距離之外「真實」生活的殘酷事實,因為論述理論將再現的形式與時機都視為某種權力關係(而不是單單反映出某個存在於某處的權力關係)。
第二、我們不應該以龐大集團、單一結集、階層或國家等巨觀的角度,來理解文化的概念,而應該轉以微觀層面出發,研究存在於社會中每個角落的權力關係網絡。這個看法正好符合遠離歷史對政治進行全觀整體敘事的運動,同時也強調了解地方性、局部性的特殊差異與抗爭形式。
但根據布爾迪厄所指出:「任何象徵性結構都是與人的實踐有密切關係。這不僅是因為象徵結構及其體系都是人的實踐所創造的,而且其運作也是完全依賴於人的實踐活動。所以,象徵符號及其體系的生命力來自於人的實踐。脫離了人的實踐,任何象徵性結構及其體系就只是一串毫無意義的符號,是沒有生命、也沒有動力的純粹符號的堆積。」
存在、文化、實踐與結構、解溝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思考糾葛。
在面臨老師的解構文化課程課程與自己以往所閱讀的文化研究概念思考下,
這是我的小小心得。
29693013
科藝所 王連晟
課堂上面提到了社會與文化的關係,有著公共性、共同性、以及民族與國家等;也提到了社會性的起源:為什麼人不能獨立於社會生存?我覺得可以比喻成社會就像是一種獨立存在的個體,而每個人就像是那獨立存在個體中所流的血液,任何部位的細胞。當然細胞不能獨立於原本生命體之外的存在,而細胞本身也不會意識到主生物的存在,就主體生物的意識在某些層面來說並不會影響到個體細胞的某些行為;回過頭來說,就整個社會的心理狀態,也並不是可以由許多人的心理狀態所加總來看。
但是談到了社會化的問題;對個人來說,社會化指的就是學習於同時扮演社會上不同的腳色的過程,也就是朝著這個社會上所立定的一套文化標準來前進。但是按照著既定的模式所前進的話,真的會對於社會的進步有所幫助嗎?
就舉物種來說,對於物種的進步,其實也是由於一次又一次的進化,一次又一次的突變而成;相對於社會化的行為,我覺得也是如此。勢必要有某種突變的因素在,社會才會有所進步,我想一些思想家的誕生以及藝術家,就是一種反社會化行為所展生的一些突變細胞吧。
29691011
傳研所 林士傑
人類學家認為文化就是人所想所做的,也就是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文化即是生活,所以它是一個中性的辭彙並不具有價值判斷的標準,與我們日常話語當中所用的文化是不一樣的。也因為有了這一套共同的符碼,使得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去溝通、理解他人,並能進一步的去組織成一個社會。這一套思維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涵化,經過前人經驗累積和自己的經驗而在心中形成一套腳本,並經常拿出來使用作為我們行為模式的依據。
啟蒙以來,人們從蒙昧中甦醒,開始以積極的姿態去面對世界,人類對於自己的主體性更加的具有自信,工業化之後科學快速的發展,造成理性、科學、進步等的概念被形塑的更加堅實,隨著西方價值觀傳佈全球。從人類的物質生活上來看,確實進步很多,積極發展科學和工業,讓我們的平均壽命增加,死亡率降低,物質生活也因為科學的發展而提升,各式交通工具縮短世界的距離,也增加我們的視野。但是這些讓我們生活進步、便利的物質,都是經過對自然的攫取而獲得,一昧追求進步的結果卻造成自然生態的浩劫。
臭氧層的破損、雨林的消失、物種的滅絕等等,造成了紫外線、溫室效應、生態失衡等等的環境問題,科學似乎不能掌控一切。對於已形成的問題是否能再用科學的方式去解決?頗令人玩味!傳統的農業種植為避免蟲害、病害的發生,而施用農藥來抑制,但也造成農業殘留的問題,環境被農藥汙染,許多生物都因此在鄉間絕跡,人體也因為吃下農藥而產生許多的疾病。近來綠色農業、有機食物、農業生物性防制的提出,就是在經過上述的過程後的再行動,希望經過不同的思維模式來達成相同的結果。
不同的族群與自然彼此互動當中形成了許多不一樣的文化觀。這樣一套思考模式逐漸變成一個族群的特殊思考模式,成為一種不證自明的真理,就像是一副副的有色眼鏡,讓我們看不清楚真實世界的樣貌,以及問題的癥結點。雖然它可以減輕我們生活的複雜度,但經驗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困境也會一點一滴的累積,逐漸成為問題。探討文化也是希望我們能夠意識到這些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有色鏡片」,再重新「看」我們思想中所建構出來的世界並重新思索相關的問題。
以文化之,懂得文字的人了解文化。
歷史在演化中,文明由文字記載而生,
改變自然本身,人為之謂文化。
文明在城市展開,以分類控制。
社會之想像,一個又一個不斷溝通交換的群體。
語言之定義,在於意義。
編碼接著解碼,文本為一切想像及理想化。
生活在符號的世界中,哪一個才是永遠的價值?
解釋符號,批判定義,
只是藝術人象牙塔裡的辯論?
學院式的語言混淆意義
卻自稱做想像?
野獸在城市裡關入柵欄 脊索動物門裡永遠上演大戰
開始返回自然 人為式返回
返回無字 上帝一一收回 光明
By 29692001
留言者:吳紋綾
系所與學號:音樂學研究所29614007
...............................
(1) 在自身系所音樂學的音樂人類學的課中或研討會中,當閱讀到許多調查文獻與研究時,很多時候看的見會用所謂"西方"的科學方法或概念強諸於對於非西方音樂環境與對其文化範圍起源與音樂的解釋,層出不窮。(例如:用科學儀器去測定原住民音樂中到底其準確的音程關係為何之類的或是像Bruno NETEL的歐洲中心文化傳播理論)似乎在文化整體中一環的教育也在潛意識的教人"分類"與"編碼"。我不得不說這似乎是受了啟蒙理性主義荼毒下的產物;教育讓人建立了自身的價值用理性與分析的態度去看待解釋一切事情,卻沒有教會要有尊重之心與同理之感。教育似乎和歷史書寫一樣:具選擇性的,似乎今天的大環境依然如此。
(2) 這是對陳老師文化的精緻與通俗一篇的一些省思,以及連結一些上課的內容反思。文化之於我們等於了反應了一民族的特色性與血肉本質,也就是老師所說的軟體程式,可知其重要性。觀察國家政策及適逢總統大選,拼經濟固然為重要之民生議題,但看不見有提出對於文化產業的一些規劃,試問當我們問何為我們重要的文化發展及特色時,難道只有經濟這一環節(它只是文化整體的一部份而已,文化發展不重要嗎??)可發展??!我們的文化怎麼打出去,不只是每年單靠一個大型節目就表示政策有在關心文化產業的發展,我想我們的文化不應該只是”福春嫁女”吧??但是,我看不見,有任何決策者的作為會視其為重要,這是我所觀察到的現象。
29692003
藝管所 侯曉君
老師從文字切入中西文化的差異,東方的"以文化之"和西方的"culture"兩者的在解釋這個部份的角度截然不同,而過去我們教育下所詮釋的"文化"這兩字,指得是文化水平高的西方國家,所以過去我們總認為台灣是"文化沙漠",而台灣人對於自己主體意識的模糊,也對於自身所產生的活力與美感始終無法有自信,一直到近年來,才重新發現台灣的文化樣貌,各群族的活力也為人所詮釋與欣賞,我們能夠生活在尊重多元文化的生活中,其實還蠻精采的!而經過這樣的課程,讓我在看各個文化差異時,可以納入更多的思考面向,或是從某些特質中觀察文化的差異性。
在上星期的課程中,老師說到真實世界是由人類的想像所詮釋出來的,也因為這樣,戰爭的意識也是從人類的假象中延伸出來的,中東地區為爭耶路撒冷戰爭不休,不知是否有什麼樣的力量或詮釋方式可以讓中東地區的戰火休止?
科藝所 黃琬瑄 29693004
前陣子看了台大外文教授張小虹的《假全球化》一書,對於書中提到中西文化對「飛行」想像的文化差異非常感興趣。就西方而言,飛行的想像多建立在對外物的依賴上,不論是依照流體力學發展而出的飛行器,還是超自然的魔法與巫術,西方的飛行想像多是以工具輔助飛行。從熱氣球、飛機到火箭,或是哈利波特的掃把、蜘蛛人的蜘蛛絲,西方的飛行想像總是有「跡」可循,不會頓時凌空飛起。但反觀中國人的飛行想像,則是在文化傳統意識建立起來的肉身「輕功」飛行,完全不假工具。關於「飛行」想像這樣的文化差異,在老師上課所播放的中醫經脈圖與西醫解剖圖,也可窺知一二。中醫的經脈圖,重點是氣血、穴道與經脈,不重視肌肉與結構。而西醫的解剖圖,歷歷描繪肌肉組織,模特兒身體結實壯碩,完全不像中醫經脈圖中男子鬆垮的體態。故可知,對於中醫或是中國文化而言,所注重的是人體「能量」(或說「氣」)的傳輸。因此「輕功」之所以能「舉重若輕」,就是在於意守丹田,但內氣鼓盪於完全放鬆的體態之中。但西方人沒有「氣」文化的薰陶,又怎能體會剛柔並濟、虛實相應的「輕功」所呈現的意念觀?故當西方人也想「騰空而起」時,也只能在傳控空間(cyberspace)中,以虛擬的假想,完成基奴李維在「駭客任務」中的飛行。雖然「駭客任務」一片借鏡許多東方思想,但是疊合在數位空間的想像中,其實磨滅掉許多東方文化的真正意涵。看來文化的差異性,就算有「全球化」的互通有無,但是真正要體會異文化的意涵,其實還是不容易的。
29691005
抱歉我這麼晚才發現有這個作業,一開始上課會聽不太懂,但是上到現在可以了解老師說的內容,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29592002
薩依德(Edward Said)在《知識份子論》指出:「我所說的『專業』意指把自己身為知識份子的工作當成為稻梁謀,朝九晚五,一眼盯著時鐘,一眼留意什麼才是適當、專業的行徑——不破壞團體,不逾越公認的典範或限制,促銷自己,尤其是使自己有市場性,因而沒有爭議的、不具政治性的、『客觀的』。」
因為人類生命與智識的侷限,人們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探究「真理」,不得不把真實世界切割成諸多專業領域。而在學術界(暨其背後龐大的教育體系),專業術語與學術資格就是知識領域邊界上的駐軍,防止不熟諳對談語言或質疑詞語背後之假設的外人入侵。這樣的層層防衛與自我保護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但其實卻是赤裸裸的權力與利益競逐場。在知識領域中,人們總是不斷地在其中分門別類,各據一方,進而在同一領域中區分學派,區分勢力範圍,並相互為敵。
然而,真實世界並不似知識世界般對立或涇渭分明。現代人習慣了依照「學科」去思考,但這不過是一種現實制度,一種專業分工的結果,而非真理本身。專業發展到極致,的確,隔行如隔山,面對不同知識近乎文盲。世界於是不再是世界,大象也不再是大象,而只是切割成一塊一塊的肉,猶如瞎子摸象,不知其本貌。於是,專業變成鑽牛角尖,陷在死胡同裡打轉,看不見這個世界或是社會的全貌,我們所能見的只是四分五裂、重重防衛的殘破景象。人們被學術專業箝制了思想的自由性,在人為的知識疆界裡作繭自縛。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