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分享:國府時期國族主義的問題
各位同學,
由於老師調動了課程題綱的次序,
因此關於國府時期的相關問題說明可能沒有那麼完整,
TA在這裡小小分享一些觀念,
提供大家一個切入思考的角度。
另外也提供建議參考書單,
鼓勵有興趣的同學們找來看喔!^^
「民族主義」(nationalism)與「現代國家」(modern state)在西方是一組亦步亦趨的概念,Anderson即認為「民族」本質上是一種現代的(modern)想像形式,它根源於人類意識在步入現代性(modernity)過程當中的一次深刻變化。民族主義是一種現代化的運動,其所追求的國族國家(nation state)理想基本上就是源於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國家形式。19世紀末的傳統中國原本並不具備近代民族國家的現代性內涵,然而傳統中國的國家意識可定位為一種「文化國家」(cultural state),有別於近代西方的「政治國家」(political state)或法律國家(legal state)觀念。把文化─尤其是共享的歷史經驗、和一套傳之久遠的文化象徵價值系統—作為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標的,實為傳統中國政治意識的一項特色。因此當西方民族主義的概念進來之後,中國在建立國族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上,卻是以傳統主義(traditionalism)作為建立認同的基礎,使得中國民族主義呈現出「現代性中的傳統主義」性格。
1945年8月日本戰敗退出台灣直到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遷來台,這段時間是台灣從日本殖民文化過渡到「中國化」的時期。面對已接受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的台灣,國府旋以「去日本化」及「再中國化」進行台灣的文化重建工作。國民黨政府來台之後,一方面為了對抗大陸的中共政權、一方面更是為了建立國府在台政權的正當性,因而將文化政策更進一步的「國民黨化」,文化政策與國民黨在台政權的鞏固完全連結起來。此時文化政策的根本目的在於「身份建構」、「認同建構」,例如成立以收藏大陸中原文物為主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以「戰鬥文藝」的方式推動文化藝術等等。1966年時,中共在大陸上發動文化大革命,對於傳統文化進行徹底的摧毀;而國民黨政府則相反地以維護傳統為使命,於次年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揭開一場更為全面且徹底的文化建設運動。
戰後初期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國民黨政府的文化政策思維雖有出入(註一),但大抵上是以「三民主義」為宗,力圖喚醒台灣人的「民族意識」,建立對中華民國、甚至是國民黨政府的認同。而民族的內容與「傳統」,係延續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想法,確立炎黃為共同祖先、及孔孟學說儒家思想的傳承,並以國父的三民主義思想作為中華文化道統的發揚,而繼承國父遺志的蔣中正,遂成為中華文化唯一的傳承者與復興者。國民黨政府藉由民族的「塑造」、傳統的「發明」,並將自身視為唯一合法的繼承者,以建立統治的正當性與合法性;並且在反共戰爭無法進行的現實下,以文化作為戰鬥的武器而對立於中共政權,文化與政治已然全面接合。
註一:陳儀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時期,設立國語推行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台灣省編譯館及台灣文化協進會等機構,從語言、教育、思想及文化活動等各個層面進行台灣的文化重建工作。然而此時行政長官公署與省黨部的文化政策思維有所出入,前者希望推廣魯迅思想,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精神注入台灣;後者則認為一切以三民主義為中心思想來改造台灣文化。然因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行政長官公署被改組為台灣省政府,陳儀下台,而陳儀政府時期成立的機構與推行的政策也被廢止或調整。見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2007。
建議閱讀書單: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市:麥田。
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 : 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縣:稻香。
蘇昭英(2000)。《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erson, Benedict著(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吳叡人譯)。台北市:時報文化。(原作1983年出版)
0 意見:
張貼留言